问图书馆员

我的图书馆

首页>推荐阅读
「精选讲座最后一期」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胡适
「精选讲座最后一期」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胡适
作者:暂无
出版社:暂无
出版时间:暂无
页数:未知
版次:未知

 

每天30分钟 与名师相约

把你的思维带到未曾去过的地方

 

 

 

 

1962224日,胡适在台湾去世时,留下我挨了四十年的骂,从来不生气,并且欢迎之至的话语。

 

确实,谦逊、宽厚、包容一直是胡适践行的为人处世之道,胡适跌宕起伏的一生,横看成岭侧成峰,为家事忙,为情事忙,也为国事忙,始终在岁月的年轮中旋转。

 

作为性情中人,胡适宽大为怀;作为书生大使,胡适酷爱自由。宽容与自由始终是胡适生命中的两大主旋律。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胡适,还在讨论胡适,可能就是从他身上去追寻我们这个时代再难看到人格之美。

 

 

 

主讲人简介

 

任剑涛,曾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政治研究所所长。现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以及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

 

01

 

 

 

如果生活在五四前后的中国,只要向任何一个知识青年提问:你喜欢读什么杂志?他会毫不迟疑地告诉你:《新青年》杂志。

 

如果再问他:你最敬佩的人物是谁?他同样会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是胡适和陈独秀。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毛泽东就曾这样回答过提问。

 

胡适只比毛泽东大两岁。还在毛泽东读中等师范学校时,胡适早已因鼓吹和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和文学改良而声誉鹊起,成为当时以至后世最有影响的著名学者。

 

但胡适在获得一众青年学生追捧崇敬的时候,也遭到了顽固派的抨击和讥讽。

 

章太炎、刘师培并为国学大师的黄侃,就是反对白话文的先锋。

 

 

 

 

 

一次,黄侃在讲课中举例调侃胡适提倡的白话文时说:如果胡适的太太死了,其家人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长达11字。而文言仅需四字——妻丧速归。

 

 但胡适却并没有恼怒,而是选择同样在课堂幽默回应。

 

他对学生说: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发信,邀我去做行政院做秘书,我拒绝了。同学们如有兴趣,可用文言代我拟一则电文。

 

学生写完后,胡适选了一则字数最少的——“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12个字,也算言简意赅。

 

但胡适说:如果用我的白话文来写电文就5个字:干不了,谢谢

 

胡适倡导白话文,遭遇无数讥讽和谩骂,但胡适的回击总是温文尔雅,从不进行人身攻击。

 

羽戈说:你看他,哪怕与政敌论战,都是和风细雨,平心静气,连一句刻薄话都罕见,更不必说粗口了。

 

 

 

 

02

但胡适一生最为人所乐道的一件事,既不是他的在思想启蒙的上的壮举,也不是他的哲学史、文学史,或小说考证,而是他的婚姻。

 

胡适一生虽有过几个思想相近,性情相投的红颜知己,但最终和他共度一生的却是因父母之命结合的江冬秀。

 

同时代的郭沫若、鲁迅都是传统婚姻的反叛者。作为向吃人的礼教抗争的代言人的胡适,一个毕生为个人自由与尊严而奋斗的战士。

 

自己的婚姻却是吃人的礼教下的一个祭品。这无疑让人觉得矛盾。

 

但新婚洞房就被郭沫若嫌弃的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一生无子女。同样被鲁迅称为她不是我的太太,只是母亲送我的一件礼物的朱安也独守空房41年,一生无子女。

 

文人可以潇洒的追寻自己理想的婚姻,但那些被他们摈弃的正妻又何尝不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

 

深知这一点的胡适,虽然内心也抗拒过、疑虑过、矛盾过,但终因不忍伤几个人的心而没有推翻婚事。我深深懂得旧式婚姻中女性的地位。

 

 

1917年,留美归来的北大教授胡适迎娶了江冬秀。史学家唐德刚说:这位小脚、眼有翳、爱打麻将的女人,成了传统中国社会最后一位福人。

 

 

03

与他对妻的行而有义相似的是,胡适对朋友也十分仗义。前文也曾说过胡适和鲁迅是民国时期过的最滋润的两大文人。

 

钱赚的多的胡适当然没只顾着自己享受,而是竭尽所能帮助身边的朋友。

 

1919年,林语堂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没想到留学期间,经费用尽,生活断炊。走投无路的他,只好求助于北大胡适。能否由尊兄作保他人借贷1000美元,待我学成归国偿还。

 

不久,林语堂就收到了胡适的汇款。胡适说:这是工资预支款,君归国后,一定要回北京大学工作。

 

哈佛毕业后,林语堂又赴莱比锡大学读博。他电报胡适:再向学校预支1000美元。

 

后学成回国,林语堂如约到北大任教。他找到校长蒋梦麟,万分感谢。蒋校长感到意外:哪两千块钱?

 

 

 

 

 

 

 

林语堂这才知道:学校根本没出过这笔资助——那都是胡适个人的钱。而且这件事,胡适从没有向外人说过。

 

胡适资助的不仅只有林语堂,还有吴晗、罗尔纲、周汝昌、李敖、沈从文、季羡林、千家驹等一众才子。

 

1948年,胡适被迫离开北京时,留在寓所的物品中有500多封信件。往来的对象,几乎涵盖了国共两党主要领袖、军政要人以及社会名流。

 

胡适虽然朋友遍天下,但从来不曾丧失立场——既不加入国民党,也不加入共产党。

 

无论是对待持不同学术态度的异己

还是对待持不同政治态度的友朋

 

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风——不站队、不妄议、不迎合、不谩骂。

 

这一点,民国能做到者,几人哉?

 

中国文化对人最高的评价是君子,罗尔纲就曾评价胡适时说:我还不曾见过如此一个厚德君子之风。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也正是如胡适那般的君子。

 

 

 

 

 

 

扫码观看视频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