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图书馆员

我的图书馆

首页>新闻动态

“承编钟礼乐 奏华夏正声”——回眸武汉音乐学院《编钟古乐演奏》课程与实践

  • 发布时间:2022-06-27 11:38:25
  • |
  • 作者:汉阳区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958次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在古人看来,礼、乐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犹如阴阳两面,礼乐和合而万物生。《礼记·效特牲》云:“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也,阴阳和而万物得。”

1.jpg?v=1714106846565

乐有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金之一类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编钟了。1978年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是国之重器,更是世界瑰宝。1997年香港回归庆典上,沉寂2400多年的编钟首度发声,而在庆典上敲响编钟第一声的便是谭军教授。


6月25日下午,由汉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武汉琴台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会主办,汉阳区图书馆承办,汉阳城市书房·琴台书院协办的琴台太和读书会第四期·琴台讲坛在琴台书院举行。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武汉琴台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武汉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青年编钟乐团艺术总监、指挥谭军教授作“承编钟礼乐 奏华夏正声”——回眸武汉音乐学院《编钟古乐演奏》课程与实践的讲座。

2.jpg?v=1714106846565

《编钟古乐演奏》课程在全国专业音乐院校首开编钟音乐进课堂教学之先河,并开创性设定“项目化课程”与“课程化项目”,使教学实践活动贯穿学生的学习过程。整个实践环节遵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原则,力求各实践环节内容互为依托、相互补充,形成了“乐器主课——合奏排练——舞台实践——公开演出”四个层面的循环教学实践轨迹。并将其课程成果编钟礼乐“开学礼”、“毕业礼”等推广至大中小学,使编钟成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当代青年人优良品德的载体。


谭军教授从课程概述,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环境,教学方法,课程创新与特色,教学成果六方面介绍了开设《编钟古乐演奏》课程与实践的过程。“乐有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人有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谭教授表示,该课程的开设不仅是为加强学生对编钟这一古老器乐的认识,更懂得其所承载的礼乐文化,以及所凝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讲座尾声,谭军教授播放了由武汉音乐学院青年编钟乐团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闭幕式文艺演出“编钟与鼓吹乐《钟鸣九天》”、CCTV《国家宝藏》——曾侯乙编钟的今生故事及随州大典视频,让与会者领略到编钟的魅力。